10月21日,意大利前副總理弗朗西斯科·魯泰利出席“湘江論壇”城鎮化國際合作會議。範遠志 攝
  本報記者 謝璐
  “每一座城市都像一門語言,語言需要不斷變化,來適應當前時代的環境,而一個城市想要保持活力,也需要不斷進行調整、改造,否則可能會逐漸衰落,甚至消亡。”
  “如果城市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,那麼文化就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工具。”
  10月21日,國際大型峰會“湘江論壇”在長沙市望城區盛大開幕,全球五大洲近190名高級外交官、政商領袖、專家學者聚於湘江之濱,共同探討城鎮發展之路。作為此次國外嘉賓代表團的領隊,意大利前副總理、文化優先協會主席、柏林文化外交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科·魯泰利接受了記者專訪。
  談起城鎮化,弗朗西斯科·魯泰利打了個形象的比喻:“每一座城市都像一門語言,語言需要不斷變化,來適應當前時代的環境,而一個城市想要保持活力,也需要不斷進行調整、改造,否則可能會逐漸衰落,甚至消亡。”
  弗朗西斯科·魯泰利提出,文化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重要因素。他說:“如果城市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,那麼文化就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工具。意大利非常註重文化,在羅馬、圖林、那不勒斯等城市設計、建造了一系列著名的劇院、博物館。中國在城鎮化過程中,也要註重增強自身的文化軟實力,而此行我們看到湖南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。”他認為,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改造之間的平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,他以自己曾擔任市長數年的羅馬市為例:“羅馬甚至還存留著公元二世紀的文化遺跡,做建設工程時,只要往地下深挖一些,就有可能發現文化古跡,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改造是一件很艱難的事。而中國可能也是如此。”
  對於城鎮化過程所需大規模資金,弗朗西斯科·魯泰利建議,中國需要大力發展自己的債券市場,以籌集到足夠的資金,這也會使中國國內的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。“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專長,比如意大利有藝術、建築、學術等方面的優勢,這也是意大利和歐洲文藝復興的基礎。”他建議中國借鑒歐洲的經驗,在城鎮化過程中註意充分發揮各城市的專長和優勢。
  弗朗西斯科·魯泰利表示,意大利與中國之間可以開展很好的合作。“過去幾十年中,意大利的建築師與中國的同行們進行了密切合作,幫助中國建造新的城市的建築群、積极參与中國城鎮化的討論、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。”他還提出,“智慧城市”建設與其技術運用、交流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合作領域。  (原標題:“每一座城市都像一門語言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d71udtch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